看看下面的事实吧:
一、惊:几万个工业园区
全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40906个镇乡级行政区划单位,你们仔细查查找找看这10年几个地方没有热火朝天的搞“经济开发区或者工业园区”?一般几万亩、大的几十上百万亩、小的也有好几千亩。全国加起来那是啥子概念啊!?
二、荒:工业园区大多空置
但你走遍全国实地考察后,定会是痛心疾首:到处是蒿草丛生、到处是鸦飞不过的鬼业园区,真实的闲置率、空置率远远超过了你们的预期。
三、超:所谓的“高瞻远瞩”
很多企业是老的厂房生产都还没有饱和,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或高瞻远属到开发区或工业区圈上一大片地建产能是以前5-10倍规模的新厂区。
四、结果:耗着
生意远远不是开初预期的那样理想,要不一直闲着,要不就干脆空置着连围墙都懒得建,就那样更政府和银行耗着。
五、因:工业园区利益链
地方政府为何要那样做呢,地方政府要政绩GDP;地方官吏贪污腐败,好吃回扣;企业资金困难、好借此机会向银行贷款;银行相关管理者为了吃回扣和冲业绩。
六、苦:进驻企业苦不堪言
企业业绩远不如预期,盈利不升反降;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利息包袱、同时被回扣、佣金、各种费用和税收压得喘不过气;企业只好以难为难,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待清算将各种固定资产抵押给银行脱身或者干脆将资金挪用去炒房或见效快的娱乐行业。
七、虚:欺瞒虚报成主流
八、假:假公济私放卫星
企业、银行、地方政府相互绑架,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拖、赖、混,熬一天是一天。只要不在我的任期出问题就好。这是很恐怖的造假:一般浮夸都是10-20倍啊!你说我们统计局的数据水分会有多高。
九、圈:包装上市或转商业用地?
比如有个企业,拿地约200亩实际花了2000万、各种关系费用花费400万,银行贷款8000多万、后来又高息借了近2000万。每年利息支付大概就要1200万、关系打点及其它支出保守算也要300多万,可这个企业进园区都4年多了年营业额还没有突破4000万毛利还不到400万。你说他咋办?老板的出路就是等待和耍赖,反正他也没有办法了。他还有一个幻想就是:包装上市圈钱或等待转化为商业用地(推到盖房子卖)。你说可能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